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快讯 >> 详情
新闻详情

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下面详细说明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

    由于导致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不同,再加之土壤、地形、植物覆盖以及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形式的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混合侵蚀等五种形式。

1  水力侵蚀

    水力侵蚀,顾名思义就是在降水、地表径流冲刷的作用下,对土壤、土体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简称水蚀。


  

  水力侵蚀是分布最广、危害最为普遍的一种土壤侵蚀形式。常见的水力侵蚀形式主要有溅蚀、面蚀和沟蚀。


(1)面蚀或片蚀:

    面蚀是片状水流或雨滴对地表进行的一种比较均匀的侵蚀,它主要发生在没有植被或没有采取可靠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坡耕地或荒坡上。

    是水力侵蚀中最基本的一种侵蚀形式,面蚀又依其外部表现形式划分为层状、结构状、砂砾化和鳞片状面蚀等。面蚀所引起的地表变化是渐进的,不易为人们觉察,但它对地力减退的速度是惊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积往往是较大的。
(2)潜蚀:

    是地表径流集中渗入土层内部进行机械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就是潜蚀作用造成的,另外在垂直节理十分发育的黄土地区也相当普遍。

(3)沟蚀:

    沟蚀是集中的线状水流对地表进行的侵蚀,切入地面形成侵蚀沟的一种水土流失形式,按其发育的阶段和形态特征又可细分为细沟、浅沟、切沟侵蚀。

    沟蚀是由片蚀发展而来的,但它显然不同于片蚀,因为一旦形成侵蚀沟,土地即遭到彻底破坏,而且由于侵蚀沟的不断扩展,坡地上的耕地面积就随之缩小,使曾经是大片的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

(4)冲蚀:

    主要指沟谷中时令性流水的侵蚀。

2  风力侵蚀

    对于干燥和失去保护的地表,当起风时,也就是说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或岩石碎屑就会脱离地表,这个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就是风力侵蚀,简称风蚀。




风力侵蚀(沙漠)





风力侵蚀(蘑菇石)


    风蚀发生的面积广泛,除一些植被良好的地方和水田外,无论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都可以发生,只不过程度上有所差异。风蚀强度与风力大小、土壤性质、植被盖度和地形特征等密切相关。此外还受气温、降水、蒸发和人类活动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风蚀强度的极重要因素,土壤含水量越高,土粒间的粘结力加强,而且一般植被也较好,抗风蚀能力强。

   


当然

风力侵蚀也会产生一些特别的地貌,例如蘑菇石,也是一种美景。但是,风蚀吹失土壤耕作层中的细土、养分,使心土甚至岩石裸露,降低土地生产力;在种植季节使种子裸露,或对幼苗产生机械损害;所产生的尘埃进入大气,还造成环境污染。


3  重力侵蚀

    重力侵蚀是指斜坡陡壁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土石岩体在重力为主的作用下发生的失稳移动现象,一般可分为泻流、崩坍、滑坡和泥石流等类型,其中泥石流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形式。重力侵蚀多发生在深沟大谷的高陡边坡上。



重力侵蚀形式包括崩塌、滑塌、泻溜、陷穴、崩岗等各种现象。


(1)崩塌

沟壑两岸的沟坡或沟壁,坡度很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如果由于沟底下切,沟坡或沟壁下部被水淘空,上部的土体由于自身的重力没有支撑,就崩塌下来。


(2) 滑塌

<section clas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5px; max-width: 100%;